一是扎实开展工业节能工作,为提高工业能效奠定坚实基础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领域之一。“十三五”在此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牢固树立和实践了青山绿水的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业节能体系。创新与应用并重。换热两段焦炉、铜冶炼连续吹炼、原油直接裂解烯烃等先进节能技术取得突破,重点行业先进节能技术设备普及率显著提高。监管与服务并举。发布实施水泥制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钢铁企业能效评价指南等390多项工业节能标准,逐步完善工业节能标准体系。重点关注能源利用行业、领域和产品,开展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督,实施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合理高效地利用两轮驱动能源。把握传统与新兴。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通过实施“领跑者”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提前完成11个.5亿吨去产能目标,电解铝、水泥行业落后产能基本退出。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例增加3个.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技术、产业体系和配套环境三个百分点逐步完善,产业规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十四五”在此期间,工业节能面临新的更高要求
首先,促进工业健康发展将推动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进一步建立“节能是第一能源”意识。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核心增长引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所有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增加.9万亿元增至37.年均增长63万亿元.3%,远高于同期全球工业增加值2%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它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巨轮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在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双碳目标下,能源约束进一步收紧。这就要求工业节能提效工作深入发展,采取实际措施“硬骨头”巩固工业节能基础,深入挖掘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设备节能潜力,全面提高工业能效水平,释放能源消费空间。
二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求工业协调节能降碳,提高效率。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分析,到2050年,能效提升是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减排的主要途径,贡献约37%,是实现碳减排最重要、最经济、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65%。提高工业能源消费效率是减少化石能源利用和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工业领域共同推进节能降碳增效。在系统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综合能效水平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品种,积极构建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能源结构,为实现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能效基础。
三是服务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大局,以节能提效为契机,加快绿色低碳新动能培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内外环境不确定性高,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大力培育新的发展引擎,创造新的增长空间。抓住节能降碳带来的新机遇,引导企业多措并举,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进一步扩大超高效设备产品、新能源设备、节能新能源汽车等节能产品的市场规模,促进国内强劲市场的形成,助力我国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三是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行动,加快高效、低碳、绿色用能
行动计划坚持系统理念,坚持节能优先政策,全面推进能效技术改革和能效管理创新,提高能效监督能力和能效服务水平,提高关键能源工艺设备产品效率和全链综合能效,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措施。
一是聚焦重点能源产业、重点能源领域和重点能源设备,采取行业政策,推进分类,系统提高工业能效水平。《行动计划》提出,要深入挖掘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节能潜力,有序推进技术升级。鼓励钢化联产、炼化一体化、煤化电热一体化、多联产发展,促进不同行业融合创新,实现协同节能提效。推进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等重点领域能效绿色升级,继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高网络设备等信息处理设备能效。围绕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通用能源设备,继续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加强高效能源设备应用,加强重点能源设备系统匹配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
二是加强全链条、全维度、全过程能源管理,加强标准指导和节能服务,协调提高大中小企业和工业园区的能效水平。根据行动计划,加强工业企业和园区的能效管理,加强大型企业的能效主导作用,全面实施绿色制造,加快节能效率提升过程的创新和数字化,实现绿色转型。提高中小企业的能效服务能力,引导中小企业应用节能效率技术和工艺设备,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完善工业节能标准体系,加强能效标准,实施重点能源产业能效“领跑者”系统,探索建设超能效工厂。努力提高节能技术设备产品供应水平,大力发展节能服务,积极建设绿色增长新引擎,培育制造业绿色竞争新优势。
三是全面优化工业能源结构、数字授权等促进节能效率的作用,全面提高工业能源效率的基础。根据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工业能源低碳转型,加强能源供需双向互动,充分利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品种,积极,积极构建电、热、冷、气等高效互补的工业能源结构。积极推进数字能源效率升级,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提高工业能源效率方面的作用,设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准确实施的能源控制体系,加快生产模式数字化、绿色转型。完善工业节能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和诊断服务,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的盲目发展,为提高工业能源效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