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作为城市“新基建”其中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计算能力基础设施和重要载体。
由于部分数据中心建设较早,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少数机房规模小,负荷低,能效和绿色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今年5月,市发改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北京低效数据中心综合治理工作计划》(以下简称《治理计划》),促进低效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帮助其集约化、绿色、智能化发展。
治理方案的新要求和措施是什么?四个月来取得了哪些成绩?让我们来看看。→
什么是低效数据中心?
治理方案中提到的低效数据中心主要指以下三种——
PUE(电源使用效率,越接近1代表能效水平越高)值超过1.4的数据中心;
低利用率数据中心,如平均单机架功率低于2.5千瓦或平均上架率低于30%的备份存储数据中心;
高水耗数据中心(具体标准另行制定)。
根据《治理方案》,到2025年,北京市库存数据中心能效碳效水效水平将基本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初步形成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格局。
如何提高能效水平?
围绕提高低效数据中心能效碳效水平,《治理方案》提出了9项主要措施——
01
了解存量底数,加强在线监测
加强对大型数据中心能耗水耗的在线监测。逐步完善中小型数据中心台账。
02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加强碳排放绩效管理。严格执行差价电价政策。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点示范应用。鼓励数据中心通过市场化模式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碳效和水效。
03
鼓励开展节能降碳节水改造
以数据中心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支持的重点领域,鼓励数据中心开展节水利用改造。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数据中心关闭、数据迁移或者节能节水技术改造的,对效果显著、投资额度高的项目给予政府投资支持。
04
推进数据中心余热利用试点示范
收集适合数据中心的余热利用相关技术,有序推进试点示范。鼓励数据中心自用余热,鼓励第三方专业供热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和供热运行管理。研究促进数据中心余热接入城市网络或区域热管网。
05
促进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利用
鼓励数据中心充分利用自身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充分利用。加强与周边现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衔接。
06
完善能耗、水耗和碳排放控制
对能耗强度或碳强度不降反升的区域,或年能耗水平不达标的区域或单个项目,可以缓慢批准。鼓励大型高效数据中心企业整合本市低效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实施计划(定额)用水管理,严格执行超计划(定额)累进涨价制度。
07
加强标准约束,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
进一步收紧城市数据中心能耗限制标准,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加强地方标准的实施,分批开展低效数据中心整改工作。完善数据中心的标准体系。
08
有序迁移关闭
年均逐步关闭PUE备份存储类数据中心功能落后于2.0或平均单机架功率低于2.5千瓦或平均上架率低于30%。
09
加强节能、计量、统计等综合监督执法
依法开展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水资源等计量器具的配置和使用、统计活动等执法监督检查,依法处理问题企业。
取得了哪些新成果?
根据《治理方案》要求,市发改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管委等单位积极推进低效数据中心综合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加强节能、计量、统计等综合监督执法
北京光环新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世纪互联网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等26家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大型数据中心企业数据接入北京节能监控服务平台,实现能耗,PUE实时监控值。在此基础上,继续将新增大型数据中心和运营商数据中心的15个能耗实时监控数据连接到北京节能监控服务平台,做好监控数据分析工作。
支持低效数据中心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支持北京中金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有低效数据中心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实现PUE1.524优化到1.524.实现年节能585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2吨。
近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出台了《北京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鼓励数据中心绿色改造,改造后鼓励数据中心绿色改造PUE符合地方标准入值要求并接入北京节能监控服务平台的数据中心给予资金奖励;
对数据中心转型为计算能力中心或涉及余热回收、液冷、氢能应用的给予资金奖励。
推进数据中心余热利用试点示范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推京6号数据中心和腾龙北京(亦庄博兴)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方案研究。
加强节能监督执法
将数据中心作为今年节能监督工作的重点领域,在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管理体系建设、淘汰落后设备使用等方面对28个数据中心进行综合节能监督执法。
推进标准制修订
加快编制《数据中心合理能源利用指南》、《数据中心节能设计规范》、《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与评价规范》等数据中心相关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