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发布了《数据中心计算力碳白皮书》。
白皮书梳理了世界主要国家的碳中和目标和数据中心的降碳政策,分析了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行业领先企业的降碳路径,总结了服务器和芯片行业的节能降碳热点技术。
白皮书首次定义了服务器计算碳效应的概念,并建立了碳效应模型。相关数据和结论将根据业务需求为数据中心选择最佳性能和碳效应.为减少数据中心的整体碳排放提供参考。
数据中心企业的碳减排工作集中在核心能耗设备上(IT.制冷、供配电等),目前制冷、供配电已采取多项节能措施,PUE持续下降,但能耗占比最高IT服务器及芯片企业的研究重点是设备节能降碳、缩小工艺及高阶封装技术。
为了兼顾服务器的碳排放和计算性能,《白皮书》构建了服务器的碳排放和计算性能X86架构CPU服务器的计算力碳效应模型,并提出了计算力碳效应的概念:服务器使用周期中产生的碳排放与所提供的计算力性能之比。根据实际测量,在5年的使用周期中,单位计算性能(单位SPEC碳排放量一般为20-60KG之间,能效水平更好CPU排放可达到30KG以下。
多样化的业务场景不仅提高了服务器的性能,还增加了碳排放总量。然而,服务器单位性能的提高速度超过了单位碳排放的增加速度,单位计算能力的相对碳排放正在减少。
计算力碳效应可能成为服务器设备设计.选择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计算能力的碳效率,除了服务器部件的设计.制造.除了在运营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外,还需要丰富不同的架构(X86.ARM等)不同的要求(高性能计算(等).边缘计算.在智能计算)的业务场景下,计算力碳效应的模型构建和测试分析方法为数据中心碳中和奠定了理论基础。